晋城这个学校有一支独步全省的棒垒球队,还是郭台铭资助成立的~超厉害!

一支蓬勃向上的教师队伍

一流的教育、一流的学校,要靠一流的教师来创造。

1985年建市以来,晋城师范作为全市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一直是吸引晋城一流人才的洼地。而晋师附小作为晋城师范的附属小学,不仅承担着师范学生实习基地的任务,更吸引和接纳了一大批优秀师范毕业生,积累了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上乘的极佳社会口碑。

2001年晋城师范撤并后,学校的师资来源发生了变化。随着50余名社会招考教师的相继到来,如何使年轻的新鲜血液传承老附小的优良传统,尽快成为学校发展的新一轮中坚力量,成为学校的新课题。为此,学校以创“三新型”教师系列活动为载体,全力以赴搭建青年教师培养平台。

——教师读书工程,一方面引领教师品读教育专著,另一方面倡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博览群书,并通过写读书笔记、组织读书沙龙等,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读书活动”、“骨干教师培育计划”、“教育教学竞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内化新理念,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活用新教法。

——“特色班级”和“阳光班主任”的评选活动,引导青年班主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创造灵活多变的工作方法,培养了一支有责任、讲奉献、肯付出的班主任队伍。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目前,学校37个教学班2182名在校学生拥有专任教师106人,其中山西省小学特级教师2名,省学科带头人、省市教学能手25名,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有进取心的“豪华型”教师劲旅正在晋师附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个独步全省的棒垒球队

说到棒垒球,很多人可能还有些陌生;说到晋城有支全国知名的小学生棒垒球队,可能就更惊诧了。

棒垒球在美国是一项很流行的运动,已有近百年历史。2006年,在晋城籍台商郭台铭先生的资助下,晋师附小成立了山西省首支少年棒垒球队。由于软式棒垒球集跑、跳、投、打于一体,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因此学校把棒垒球队伍建设作为特色办校的重点课题,力求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彰显学校特色品牌。

为建好这支队伍,学校在北京、河南等地聘请了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和训练,多次组织运动员和教练员到天津、深圳等地学习和比赛,棒垒球技能和实战水平提高很快。2008年和2010年,晋师附小少年棒垒球队作为体育文化的友好使者,分别到台湾、日本等地进行了体育、文化等多项交流。2013年7月,晋师附小代表队参加由中国垒球协会在河南鹤壁组织的“2013年全国软式垒球锦标赛”荣获第五名的佳绩。2014年7月,参加在辽宁铁岭举办的“2014全国软式棒垒球锦标赛”荣获“实验学校组亚军”。学校也被中国垒球协会确立为“中国软式垒球实验学校”。

以棒球队建设为引领,晋师附小特色学校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成为全省43所特色学校联合体之一,并多次到省里参加了特色基地校建设的研讨会和观摩、考察活动。

一套量身定制的课改模式

“新一轮课改十年,现在已经不是改不改的问题了,而是怎样改的问题。盲目效仿往往‘水土不服’,探索符合自己的课改模式才能行稳致远。”谈到课程改革,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附小工作的原校长胸有成竹。

新课程改革以来,晋师附小在借鉴省内外课改名校经验的同时不盲从盲动,而是本着“以学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评教”的基本原则,制定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自己的“5+X”主流教学模式。其中,“5”是指五个环节,即前置导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测评→拓展延伸。“X”是指X次检测评价:自评、组评、教师评……

在具体推行中,学校确立课改实验年级先行一步,变“排坐式”为“围坐式”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经验后再全方位、立体式铺开。同时以“同课异构”为依托,有效开展能手示范课、中年教师优质课、青年教师新秀课、储备教师过关课“四课”展示活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整体提升,涌现出了一批像获得“全国电化教育优秀课例一等奖”——《木兰从军》那样的优秀课例。

历经春华,成就秋实。在2014年、2015年市直小学课堂教学团体赛中,晋师附小的教师以一流的教学技艺、前瞻的课改理念、精妙的教学设计、精准的课后说评,在大赛中惊艳绽放,连续第二年摘得“市直小学课堂教学团体赛一等奖”的桂冠。

一群“出口成章”的书香少年

2015年10月,为中学生举办的晋城市首届青少年中华经典古诗词挑战大赛报名点,一群来自晋师附小的小学生要求参赛。由于大赛只设初、高中组,组委会不忍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就把他们编入了初中组参加海选,没想到竟有19人从海选中晋级初赛,占初中组选手的十分之一还多;更没想到的是陈铭祯、成雨轩等9名小学生竟然在11月的初赛中再次晋级,占到晋级选手的近六分之一。

其实,附小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上崭露头角,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今年举办的全市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大赛上,附小32名选手表演的《千年李杜》,以“小辩论”的方式让“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作展开“巅峰对弈”,赢得了评委和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连续第二年获得大赛一等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典诗词诵读”是晋师附小近两年来开设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经典诗词伴我成长》由本校语文骨干教师编撰,分上、中、下三册,每册收编古诗词一百首,学生按年级轮流使用。学校每天晨诵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典诗词,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经典诗词”主题综合学习实践活动,期末考评古诗词也是专项考查内容。校本课程的扎实推进,激发了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了深层次的艺术熏陶。

晋师附小人认为:校园有了文化味,才能更加持久、深厚地影响人。为此,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注重校园的软环境建设。1997年与驻晋部队联合创办了“少年军校”,在晋城率先组织小学生开展军训;口头作文大赛,英语口语大赛,德育长廊故事演讲赛等活动坚持近10年,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14年开办的红领巾广播站为学生们展示优秀习作、学习写作方法提供了一方天地......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既满足了学生们的文化需求,又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内容来源:文明晋城综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