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篮球泰斗:钱澄海(前)
在钱澄海的倡议下,男篮在八十年代后期开始革新,引入宋力刚、马健等多名移动能力不俗的内线球员,还重点培养外线球员。
“千万不能丢掉传统,没有好的小个子,大个子不可能取得好成绩,”钱澄海说。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男篮锋线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球员,“歪把子”张勇军当时在亚洲赛场上大发神威,胡卫东、孙军、郑武等球员也慢慢站了出来。94年,黄金一代创造了篮球的国际最高成绩。
转型
随着姚明、王治郅、易建联等大个球员纷纷退出国家队以后,男篮已经失去了内线的优势,哪怕加强后的周琦,也并没有达到他的前辈们的高度,特别是19年世界杯的失利,让男篮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于是杜锋的广东模式就成了新一代小快灵的雏形。
其实当初姚主席也不是非要使用广东模式,那支李楠带领的红队才是他最想要的,毕竟他就是中锋出身……
蓝队虽然在斯杯中表现并不算太差,但李楠带着红队在亚运会更是逆转20多分战胜老对手韩国队,这让姚明的天平偏向了李楠这边。
说实话,如果李楠带领的红队能在世界杯上战胜委内瑞拉顺利拿到东京奥运会的门票,也许合并后的男篮主教练就是李楠了,传统的以大带小,以内线进攻为主,主要落阵地的方式会成为那支男篮的主要打法。
但事实证明,在男篮的历史上,新陈代谢总会有阵痛,李楠的低级失误让男篮的这次阵痛显得尤为严重,而这种阵痛就成了杜锋的东风,广东模式也就在争议中正式打进男篮的印记里。
现在的小快灵
如今,男篮的打法已经固定,在世预赛的四场比赛中,除了第三场面对澳大利亚最后一节的突然溃败,以及因为客观原因输掉的亚洲杯首场面对韩国的比赛,剩下的6场比赛,已经有很明显的杜锋印记,这种打法已经深入男篮的骨髓,无论是谁,在进入这支男篮的时候,就必须要进入这套体系中。
从排兵布阵上来看,一大一中三小的搭配是队的主要选择,周琦和王哲林作为如今篮球最好的两位中锋,坐稳了这“一大”,虽然叫大,但这两个中锋都有非常不错的移动能力,他们在这套阵容中,已经弱化了姚明时代的支点作用,动起来打更符合杜锋的想法。
这“一中”的首选绝对是胡金秋和周鹏,但因为两人的受伤,顾全和沈梓捷就成了杜锋的选择,但世预赛的糟糕表现让沈梓捷失去了杜锋的信任,翟晓川因为有较好的防守能力被紧急召入。
三小中,原本的首选应该是郭艾伦、赵继伟和赵睿,两个突击手,一个串联者,一个防守尖兵的配置更像杜锋的风格,但郭赵二人的意外中招让原本戏份不多的孙铭徽异军突起,超额完成了赵继伟的工作,赵睿的功能没有改变,第三个人选择却有着难。姜伟泽虽然进攻很好,但始终没有达到杜锋在防守时的要求,贺希宁虽然有着不错的身板,但经验的缺乏一直没有获得重用,徐杰打球固然聪明,但在场上被针对得太狠,也让杜锋很难选择,杜锋不得不继续信任状态始终没有恢复到最佳的胡明轩,扯着嗓子骂也就成了他无奈的表现。
阵容固定好以后,打法就很明显了,三个小个在场上,会有非常好的控球能力和速度,“过半场都难”的窘境大大减少,外线机会变多了,除了五号位,四个球员都可以拉到外线投射,而三个小个子也都可以冲到内线得分或者造成对手犯规,新型的小快灵已经成型。
后话
当然,如果阿布都沙拉木和丁彦雨航不受伤,队的锋线也不至于没有人,毕竟他们俩既有身高,又有投射能力,还有非常好的持球能力,增加了三号位的身高,又没有降低速度。
如今的男篮有一个非常大的短板,没有一个球员是擅长中距离投射的,CBA联赛中重三分轻中距离的弊端让这些球员逐渐失去了中距离的杀手锏,这会让他们在三分失准的情况下变得被动。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体能,杜锋虽然在很多时候采用高频率轮换的方式让体能分配变得更合理,但不是每一个球员的状态都可以达到最好,当比分变得焦灼的时候,这种高频率轮换反而变成了自杀武器。
下一场就将面对亚洲排名第二的叙利亚,希望男篮能继续保持状态,战胜对手晋升四强。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