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体北看台走出的追梦少年
2008年夏天,北京工人体育场的青训营里,一个穿着褪色国安训练服的瘦高少年正在加练任意球。他就是15岁的商磊,当时只是北京四中足球队的替补后卫。谁能想到,这个在烈日下独自挥汗如雨的少年,会在14年后成为首位入选世界杯大名单的北京籍非职业体系球员。
"那时候教练说我'身体单薄得像豆芽菜',但我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偷偷加练200次射门。"商磊在最近接受《足球周刊》专访时回忆道。
从校园足球到职业赛场的三级跳
2015年,正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的商磊,意外在大学生联赛中被中乙球队相中。这个决定让他面临人生抉择:是完成学业还是追逐职业梦想?最终他选择保留学籍加盟球队,白天上课晚上训练的日子持续了整整两年。
- 2017年:中乙联赛最佳新人
- 2019年:转会北京国安预备队
- 2021年:中超首秀即破门
世界杯舞台上的北京印记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29岁的商磊作为中国队替补前锋入选。虽然仅获得18分钟出场时间,但他在对阵荷兰队的比赛中那记击中横梁的任意球,让全球观众记住了这个来自北京的"大龄新秀"。
"当解说员喊出'北京球员商磊准备登场'时,我听见看台上传来熟悉的京片子加油声。"赛后混合采访区,这个说着地道北京话的球员红了眼眶。
如今商磊回到国安俱乐部,正带领青年队训练。他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工体青涩的少年照,另一张是世界杯替补席上系着中国红围巾的瞬间。"我想告诉北京踢球的孩子,"他摸着照片说,"从胡同到世界杯,这条路真的存在。"